第四百三十四章 另一片战场(下)


小说:走进不科学   作者:新手钓鱼人   类别:超级科技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u.com/book/143157/ 为您提供走进不科学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会议中心后台。
  听到高洪文的话。
  潘院士慢慢摘下眼罩,一边从靠椅上站起身,一边问道:
  “都准备好了?bolimia实验室没超时?”
  高洪文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不屑:
  “卡着最后20秒来的消息,明摆着恶心人的。”
  潘院士无所谓的笑了笑,表情看上去很随意:
  “没事儿,这不正代表着他们没招了么,只能在这些边边角角的地方耍点小把戏,别太在意就行。”
  “走,咱们去前台吧。”
  说罢。
  潘院士便拿起身边的西洋参一口抿到底,大步走向了前台。
  半分钟后。
  见到潘院士重新回到现场。
  台下原本有些散漫的气氛瞬间一敛。
  不少刚刚还在闲聊着的业内专家,纷纷坐直了身子。
  与此同时。
  直播间上的弹幕也从之类的吐槽,变成了齐刷刷的或者。
  来到台上后。
  潘院士依旧环视了周围一圈,开口道:
  “现场的各位专家、媒体来宾,以及场外的同行、观众朋友,由于一些临时的突发状况,让大家久等了。”
  “不过我相信接下来的成果汇报环节,一定不会让大家感觉白花了这一个多小时。”
  “好了,废话不多说,现在先请技术人员接入参与本次复验的49家机构信号!”
  话音刚落。
  潘院士身后的大屏幕上,瞬间出现了一个7X7布局的视频画面。
  这49个视频模块都分别标注有对应的机构名称,可以看出隶属于哪个国家哪个实验室。
  比如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神冈实验室,第二排第三位的是CERN等等......
  除此以外。
  每个视频框内的画面虽然布局不同,但都可以看出是一处实验室主控台附近的监控视角。
  视频中可以看到各自各样的设备,还有不少工作人员在走来走去。
  “先和大家介绍一下。”
  潘院士指着这处画面说道:
  “这是我们对接的实验现场画面,各家机构已经了解了详细规则,并且同意将实时画面进行传输。”
  “另外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各个机构名称边上的红色指示灯,当对应机构完成了某个步骤后,他们便会将指示灯改为绿色。”
  “我们会为某个步骤规划出对应的时限,时限截止时如果未出结果的机构超过80%,那么就等到80%为止。”
  “如果届时已经超过了80%,那么我们将不会等待剩余机构,而是直接进行下一步骤。”
  “也就是.....末位淘汰。”
  听到潘院士这番话。
  现场不少人下意识扭了扭身子,脸上再次闪过了一丝不自在。
  虽然明知道这是中科院的阳谋。
  但对于诸多国外机构来说。
  在铃木厚人开口....或者说从座位上站起来的一瞬间,便注定了他们无法避开科院挖出的大坑。
  现在他们只能祈祷中科院的成果在实验流程上成功率没那么高,或者质量上相对没那么硬。
  否则......
  这一次所有的参会机构,都会成为中科院登神长阶的一块石砖。
  “.......”
  在各个机构的信号接入后。
  潘院士扶了扶面前的麦克风,继续开口道:
  “现在最后确认一次,请各机构同行将加速器电源激活,完毕请按下指示灯。”
  唰——
  所有红灯齐齐变成了绿色。
  潘院士面色不变,待工作人员将绿灯复位回红色后,继续说道:
  “很好,接下来请接通束流管,发射铅离子束。”
  “倾角数值为12.8762度,标量场??4,量级50GeV,费曼路径积分表达式为......”
  “离子束对撞时间为10分钟,喷柱截取七个峰位,概率轨道如事先屏幕所示,现在各位可以开始了。”
  话音刚落。
  大部分视频里的机构便开始忙碌了起来。
  距离蓉城数千公里外的霓虹。
  岐阜县。
  飞騨市。
  茂住矿山深处1000米。
  神冈实验室总部。
  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梶田隆章正站在主控台前,看着操作员在往设备中输入各种系数。
  这个外表与霓虹知名男优结城结弦有几分相似的小老头,此时早已看不出往常笑吟吟的轻松感。
  取而代之的。
  则是一片固若磐石的严肃,以及一丝......
  若有若无的担忧。
  几分钟后。
  一位光头操作员停下噼里啪啦的手指,恭敬的对梶田隆章道:
  “梶田先生,数据已经输入完毕了,现在开始对撞吗?”
  神冈实验室的超级神冈探测器虽然主要用于检测中微子与探寻暗物质,做不了太高能级的粒子碰撞——毕竟没有那么长的管道嘛。
  但中科院提供的数据却并不算特别超限,以神冈实验室的仪器储备,完全可以轻松做到对应的要求。
  听到操作员的话。
  梶田隆章深吸一口气,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语气勉强保持了往日的和蔼:
  “请开始吧,松田君。”
  光头男子利索的哈依了一声,飞快的输起了指令。
  片刻过后。
  一个由42条束流线组成的1/4波长超导原型腔飞速开启,一束铅原子核以极快的速度瞬间飞出。
  并且在多弯消色差透镜的增持下。
  短短十万分之一秒内,它们便再次获得了一次加速。
  十万分之七秒后。
  它们飞速的穿过了一个强度为2.6T的大间隙高场强超导扭摆器,开始了小角度的散射。
  很多90或者00后在童年时期,应该都玩过一种长度大概二十多厘米、跟绳子差不多细、可以拿来甩着转圈的廉价烟花。
  此时此刻。
  这些散射的铅离子便如同被挥舞着的烟花焰心一般,在牛掰器的作用下开始了飞溅...或者说散射。
  而当两束‘烟花’同时开始转动的时候,一个小概率事件便发生了:
  有些火花会碰撞在一起。
  这些碰撞的‘火花’在撞击后存留下了对应的灰烬残余,这些残余迅速被检测设备记录了下来。
  早先提及过。
  电子的轨迹无法通过预先计算出来,只能通过一个云室来进行分析,属于一种概率模型。
  中科院给出....或者说徐云计算出来的这条轨道,也是一条概率数值。
  只是概率相当的高罢了。
  因此很快。
  在按照对应的概率轨迹索引后,梶田隆章等人的面前便出现了一副能级图。
  梶田隆章的目光在图表上停顿了几秒钟,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
  作为曾经获得过诺奖的顶尖大佬,梶田隆章只用数秒钟便做出了一个判断:
  “观测量级134Mev,比中科院给出的数值低点,但依旧是电中性介子的性质.....”
  “但4685∧超子体内自身拥有一颗π介子,不可能会再出现一颗相同的微粒,加上微分宽度的积分数据来看,它的自旋也必然是半奇数。”
  “所以.....果然是一颗移动方式很特殊的粒子吗?”
  不过很快。
  还在感慨中的梶田隆章忽然想到了什么,原本还算淡定的脸色陡然一变,对身边的助手问道:
  “饭村君,完成信号反馈给中科院那边了吗?”
  名叫饭村的副手是个穿着格子衫的平头中年人,闻言很是古板的双腿并拢,朝梶田隆章一鞠躬:
  “梶田先生,信号已经传给中科院了。”
  “我们排名第几?”
  “第四名,排在我们前面的是荷兰的莱顿低温实验室,第一的是海对面的劳伦斯辐射实验室。”
  “CERN呢?”
  “第七名。”
  “呼.......”
  听到比CERN快点并且总排名还算靠前,梶田隆章微微松了口气。
  总算没给超级神冈探测器丢脸.....
  但很快,这股轻松感便被郁闷给填补了。
  按照华夏那边预先通知的步骤,接下来神冈实验室还要被强迫着与其他机构‘竞赛’四到五次。
  这是逼着所有人拿出看家本领啊......
  真是该死!
  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个步骤,不是说好的给华夏人拆台的吗?
  为什么我们反倒成为台上的演员了??
  抱有这个想法的机构数量并不少,只是到了这一步,谁都没办法能够退出了。
  视线再回归直播现场。
  为了让诸多观众能够尽可能的跟上这些业内人士的节奏,科院这次还给各个直播间配上了专业的研究员,以此来配合各个平台的解说。
  与陈姗姗搭档的是个同样很年轻的女生,此人赫然是当初徐云项目组内的成员之一,博士在读的张晗。
  陈姗姗虽然对学术知识不太了解,但控场能力还是不弱的。
  在见到指示灯变绿了半数之后,她便对张晗问道:
  “张博士,按照潘院士之前介绍的规则,现在是不是可以认为第一步环节已经验证成功了?”
  张晗闻言绷着脸点了点头,可以看出她在镜头前还是有些拘束:
  “没错,孤点粒子的制备是整个流程中最简单的一个环节,以这些顶尖机构的能力来说,想要制备成功并不困难。”
  陈姗姗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又继续问道:
  “那么张博士,你认为第一轮会被淘汰的机构有多少?”
  张晗思索片刻,猜测道:
  “数量应该不会很多,感觉不会超过两家吧,甚至全部合格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再往下的环节就比较难了,到时候应该有些机构会被淘汰、”
  果不其然。
  在张晗开口后没多久。
  潘院士身后的灯数便开始快速的增加了起来,最快时甚至一秒钟内亮了三盏。
  其中几大知名机构的排名都很靠前。
  比如神冈实验室、CERN还有卢卡斯所属的费米加速器实验室等等。
  每当有一家机构亮灯,机构的参会代表便会很开心的一边鼓掌一边与周围的同行互相庆贺——至少明面上看起来很开心。
  至于心中骂了多少句日内瓦退钱,这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过了十多分钟。
  当时间来到潘院士给出的时限后,所有机构只剩下了一家马来西亚的实验室没有取得成果。
  然后......
  在短短半分钟不到。
  这家机构的官推就被外网的吃瓜党给冲烂了,热评第一赫然来自国内,内容是一张表情包:
  这段文字还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即便是其他国家的吃瓜党也能理解图片的意思。
  当然了。
  此时的潘院士并不知道直播的效果已经好了如此地步,他的心思还是主要放在了实验流程上:
  “好了,半个小时已到,跟不上的同行很抱歉,我们无法再给你们时间了——贵方的反馈信号将被移除,不过仍旧可以关注我们的直播,待到结果出炉自行完成后续的复验。”
  “现在请让我们将注意力重新放回复验环节,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一步是.......”
  “将孤点粒子进行基态化处理,这部分的成果依旧由我的学生徐云博士独立完成,相关论文将会在会议结束后发布至预印本网站。”
  “根据我们的数据统计,基态化处理后的孤点粒子可以在磁光阱条件下保存十五秒以上,足够进行最后的电磁相互作用验证。”
  虽然目前徐云课题组已经成功将孤点粒子的‘寿命’延长到了四个小时,但今天这个场合并不需要用到那种技术。
  毕竟孤点粒子的二次处理,最少都要两个小时以上。
  浪费时间不说,对检验结果也没多大影响——15秒寿命的孤点粒子足够进行电磁相互作用的验证了。
  接着很快。
  潘院士身后的大屏幕,便出现了第二步的相关步骤:
  ......
  由于这一轮涉及到了磁光阱以及双消色差结构顶点探测器,难度与第一轮提升了十数倍以上。
  所以科院很“贴心”的给出了一个更长的时限:
  一个半小时。
  看着科院给出的第二轮数据。
  众多实验机构在内心骂娘的同时,又被迫的开始了新一轮的内卷。
  与此同时。
  会议厅附近的一间屋子里。
  科院为此次发布会专门组建的特勤事件委员会副主任、主要负责直播维护和网络安全的詹克仁看了眼身边噼里啪啦敲着键盘的工作人员,对身边一人问道:
  “小周,现在直播数据怎么样了?”
  詹克仁口中的小周扶了扶最少1200度的厚重眼镜,很快报出了一个数字:
  “詹主任,不考虑特殊通道的观看人数——也就是各大实验室的数值的话.....”
  “境外观众数量大概维持在2700万人左右,另外这个数值还在缓慢下滑。”
  詹克仁微微点了点头。
  这是正常现象。
  发布会举行的时间是国内上午9点整,换算成欧洲各国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凌晨1-3点这个区间。
  这种时间段对于观众的积极性影响很大,因此欧洲方面的人数基本上不会太多。
  而海对面虽然是晚上八点九点,但海对面讲究的是精英教育,很多人实际上对物理学压根没有任何兴趣。
  所以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便导致了境外观众数量一直处在三千万以下。
  随后詹克仁想了想,又对小周问道:
  “那么国内人数呢?”
  小周再次噼里啪啦了几秒钟,再次报出了一个数字:
  “2400万。”
  “2400万?”
  詹克仁顿时一愣:
  “这是怎么回事?一道实验环节,观众反而比刚才还增加了一百多万?”
  大概十多分钟前。
  詹克仁曾经问过一次观众数量,当时国内的观众数大概在2300万左右。
  在詹克仁想来。
  此时第二轮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分钟,枯燥无味的流程应该会挤走不少观众。
  结果.....
  这些观众居然意外的有些粘性?
  看着一头雾水的詹克仁,小周想了想,说道:
  “詹主任,您可能不太清楚,咱们国内的网民情况和国外其实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现在往往越是难懂的东西,网络上就越有不少人感兴趣。”
  “比如之前张益唐教授的直播讲座,听得懂他说什么的人没几个,但热度硬生生顶到了小破站的前几名。”
  “又比如我之前追的一本、别名的小说,作者经常写出一些看着头晕的知识。”
  “但习惯以后追起来你会感觉特别上头,越看不懂越想看,老有意思了。”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咱们这场直播也是这样。”
  詹克仁:
  “......?”
  还有这种事?
  随后詹克仁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番心绪,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也罢,事实胜于雄辩。
  只能说现在年轻人的脑回路他有点搞不懂了......
  接着他拍了拍小周的肩膀,离开流量监控区,来到了网络防御中心,对另一人问道:
  “小王,网安方面怎么样了?”
  .......
  注:
  没怎么看后台,居然给我这本限免了,据说我是除了外,限免有史以来均订第二高的书.....
  另外书评区粉丝称号活动已经开始了,还是老规矩,有十个名额
  双倍月票最后一天了,各位有票的同学投点可好?这个月1号和6号请了假,但剩下五天更了三万多字,已经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