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大世


小说:风起明末   作者:罗小明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u.com/book/176712/ 为您提供风起明末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斩!!!”
  随着令牌被监斩官猛然掷于地面之上,刑台之上一众刽子手猛然挥刀向下,十数颗血淋淋的头颅立时便滚落在地。
  如此血腥的场面,没有激起刑台之下任何人的畏惧,反而是使得原本就激动的场面越发的汹涌。
  刚刚在刑台之上被斩杀的人,正是被封在洛阳的福王朱常洵一家。
  正因为如此,才惹来围观军兵百姓们的愤慨和激动。
  洛阳为河南西部重镇,福王朱常洵就藩洛阳时日不长,还只是万历年间的事情。
  同明初之时便已经分封的诸王相比,在时间上无疑是要短得多。
  但是福王府内所拥有的财物,却是要比那些从明初开始便已经分封的藩王还要繁多。
  就算是说上一句富甲天下,也丝毫不会为过。
  河南诸地多是兵荒马乱,一片萧瑟破败的景象。
  而福王却在洛阳城内仍然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
  一道福王宫的宫墙隔出了两个世界。
  墙内是酒池肉林和纸醉金迷的景象,说不尽的豪奢靡费。
  墙外却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好比是人间炼狱。
  “福王朱常洵贵为亲王,富甲天下,河南如此饥荒、却不肯发分毫帑藏以赈济百姓,甚至于加税加租,理应处死!”
  李岩头戴铁冠,身披玄袍,鞓带腰刀,立于刑台之上,历数福王罪孽。
  这些罪孽早在不久之前,李岩便已经派人列举,到处张贴放榜,向着城中的百姓宣讲。
  这些事情,李岩都没有冤枉朱常洵。
  朱常洵就藩之后,多次请求庄田、行盐、商税等等,这些在当时都被万历答允。
  洛阳府内的税赋竟然有大半要押解到福王府,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一次河南受灾严重,朱常洵不仅没有提供什么的帮助,甚至还加税加价,到处囤积米粮,提高粮价,趁此渔利。
  而后又趁着洛阳府内百姓因为灾荒破产之际,大肆低价收购田地,购置奴婢,更是惹得人恨人怨。
  尤其是在万民军兵临城下之时,朱常洵竟然还不愿意将府库之中的钱财粮米发放出去多少,只是忍痛发出去数千两白银作为军资。
  洛阳城内无论是军兵还是百姓,对于福王早已经是怨声载道。
  在李岩率军还未抵达洛阳之时,驻扎在东关之外的副将刘见义和罗泰两人声称出战,带走了洛阳城防将近一半的军队。
  刘见义和罗泰两人一开始便憋着一肚子气,他们领兵驰援洛阳,但是主掌城池防务的兵备副使参政王胤昌却让他们屯驻在城外,没有让他们进城。
  他们领兵走到了七里河之后,与万民军的先锋相遇,当下便投降了万民军,选择了改旗易帜。
  而之后洛阳的攻防战,甚至没有等到李岩下令麾下军队进攻,便已经是落下了帷幕。
  总兵王绍禹是个贪而无厌的人,极度贪财,平日里常常克扣军卒的军饷,不仅吃空饷还喝兵血,驱使军卒如同驱策牛马。
  福王朱常洵在李岩兵临城下之时,终于也是慌了心神,派人送去犒军军资三千两。
  但是这三千两白银,竟然被王绍禹全部吞下,一分都没有发放出去。
  利令智昏,大敌当前,王绍禹这样的选择无疑是取死之道。
  就在当晚,王绍禹所部数百名士卒在城头起义,打开了城门,又杀王绍禹,将参政王胤昌擒获,开门迎接着万民军进入了城中。
  李岩领兵从偃师走到洛阳花了三天的时间。
  而仅仅只一个晚上的时间,李岩便兵不血刃的得到了一座完好无损的洛阳城。
  洛阳城内一众军兵也全部都选择了投降,使得李岩麾下的兵力和武备再度得到了膨胀。
  而最为重要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中,万民军将不会再被钱财粮草不足的问题所制约。
  洛阳城中的武库,也使得万民军的大涨。
  “王侯贵人肆意享乐,盘剥我等,视我等为猪狗!”
  李岩此时的心中豪情万丈,他站在刑台之上,看着台下向着他振臂高呼的民众,心绪也忍不住跟随之一起而浮动。
  “今后,他们再也没有办法坐在我们的头上作威作福!”
  李岩的话语,宛如一块巨石落入平静的水潭之中,只是转瞬之间便已经是使得群情鼎沸。
  兵不血刃的拿下洛阳,相比于攻克洛阳城更加鼓舞士气和军心。
  作为主帅,李岩能够清晰的从麾下部众的精气神中看出他们的变化。
  当初兵临洛阳之时,城外游荡的流民请愿甘当先锋,挖掘土石、填壕填沟、帮助攻城。
  而在进入洛阳之时,百姓夹道欢迎,热烈无比,说上一句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亦不为过。
  入城之中,李岩注意到他麾下的一众军兵皆是昂首挺胸,朝气蓬勃,与之前大不相同。
  往昔虽然三令五申,严加打击,但是总有军卒违抗军法,做出侵扰百姓的事情。
  但是这一次,入城数日的时间,竟然没有发生任何一起这样的事情。
  李岩虽然不清楚其中的道理,但是他知道的是,这是一件好事,以后或许这样的事情还会越来越多。
  刑台之上的处刑还在继续。
  除去福王一脉之外,洛阳城中还有很多的富户地主,豪强士绅。
  他们都是万民军的重点打击对象。
  李岩走下了刑台,直接便来到了后方的街道。
  刑台后方的街道之上,一众万民军的将校早已经是等待多时。
  不过今天站在人群前方的人并非是常常身穿红袍的红娘子,而是一名重面阔颐,浓眉大眼的壮年男子。
  这名壮年男子名叫李际遇,在李岩起势之前,他实际上是河南民变最大的一股势力,被明廷列为河南诸贼魁首,麾下从众最多时有四万余人,横行在河、汝之间。
  后面被贺人龙击败,败退入山,在陕西兵入陕之后,又重新了兴复了起来。
  李岩击破登封,广发行文,李际遇在经过了一番思索之后,带兵前往会和,被李岩收编。
  李际遇前来归附,使得李岩的号召力和威望更为壮大。
  面对李际遇,李岩自然也是不会慢待。
  如今李际遇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万民军的第三号人物,仅次于李岩和红娘子之下,算得上是李岩如今的左膀右臂。
  “洛阳城内所有的囤积粮食的商贾都已经被我们拿下,各处粮仓的情况也已经被我们掌握。”
  “武库也已经接管完毕,牛大人正在点收之中,预计明日便可以点算出所有合用之物。”
  李岩点了点头,拍了拍李际遇的肩膀,夸赞道。
  “很好,这些时日大家都辛苦。”
  “信王言重了,信王高义我等无不拜服,能为信王效力,实属我等之荣幸,哪里会有什么辛苦。”
  李际遇神色郑重,对于李岩的态度显得极为尊重。
  李岩没有拿着架子,语气仍旧温和,问道。
  “明日开仓放粮的消息可有放出去?”
  “这几日都已经放出去了,周边的难民听闻消息也都汇聚了过来。”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李岩的心神稍微放松了些许。
  “自古以来兵不在多,而在于精,这一次放粮募兵一定要慎之又慎。”
  “本部九营这几日也会重新整编,那些被裁汰的军卒全都会转做辅兵和后勤,这些安置的事情由你来负责。”
  很多时候,李岩完全都是在盲人摸象,摸着石头过河。
  千钧的重担压在他的肩头,他却是不能表露出来分毫。
  因为他是领袖,数十万人乃至上百万人的目光都在注视着他,等待着他引领着他们向前。
  开仓放粮,一是为了邀卖民心,扭转他们在舆论之中不利的地位。
  “得民心者,可得天下”,这一句话,以前李岩对于其中的深意并不明白,但是现在心中却是有所明悟。
  这一次兵不血刃的拿下洛阳,很大程度的原因是在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民心。
  孟子说的很对。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因为赏罚分明、不劫掠、不苛责的原因,各地守军守城的意志十分的薄弱,基本上没有出现什么坚守的城池。
  而相反明廷的做法却是大失民心,甚至引得守军反叛。
  同时开仓放粮,势必会吸引大量人想要加入到他们的军中。
  李岩麾下的本部九营,每营规模都在万人之上,共有约十万人,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了。
  李岩不准备再增加这个数量,因为指挥十万人,已经是他目前来说指挥的最大极限,而且十分的勉强。
  他本来就是半路出家,兵书倒是读过不少,但是指挥十万人,可不是需要只读过兵书就行,还需要大量丰富的经验。
  而这些,恰恰是他现如今最为缺乏的。
  九营十万,已经足够了。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以这十万人为核心,逐渐的发展壮大,不断的优胜劣汰,练出一支强军。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割据一方的资格。
  “信王放心,这件事交给我绝不会出什么差错。”
  李际遇信誓旦旦的做出了保证。
  李岩跨上了战马,一众军将也随之纷纷上马。
  攻下了洛阳使得三军振奋,但是因为李岩的原因,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得意忘形。
  “诸位。”
  李岩神色坚毅,目光炯炯有神,眼眸之中神采奕奕,宛若有烈火在其中灼烧一般。
  “明廷无能、天下板荡、各地同道云集响应!”
  李岩心中犹如明镜,胜利并没有冲昏他的头脑。
  “洛阳,并非是我们的终点。”
  他识过字、读过书,知道地方的腐败、军队的弊病、知道这大明有多强,也知晓这天下有多大。
  军政的腐败导致长时间的武备松弛,将校的骄蹇、跋扈,不服从命令,往往在作战的时候不会相互配合,甚至还互相坑害。
  大部分的明军将校为了保存实力,但凡遇到强一点的对手,很多时候都选择不战而退。
  确实是有肯在疆场奋力,尽心为国的将校,但是这些人的数量极少,根本不足以为惧。
  朝廷欠饷日久,大部分的兵卒皆是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因此许多人都心怀不平,全无斗志。
  不是溃逃便是投降,甚至是愿意作为内应来帮助他们取胜。
  此前李岩之所以能够凭借微弱之兵,便能够三败河南官兵的进剿,正是因为这些原因。
  但是今后不一样了。
  亲藩失陷将会造成怎么样的轰动,李岩自然是清楚无比。
  恐怕在不久之后,明廷就会调集周围一切可以调动的兵马向他杀来,誓要一举将他剿灭。
  大明最强的部队几乎都北方的九边,河南境内的兵马并非是强军。
  下一次,他们要面对的就将会来自北方的边军,和大明的各地抽调而来的精兵强将。
  李岩眼神逐渐的变得清冷了起来。
  现在最为紧要的,便是练兵,练出一支能够应对接下来狂风巨浪的强军。
  “大世将至,强则强、弱则亡……”
  李岩已经收到了来自汝州的消息。
  瓦罐子在汝州城下列兵三万,竟然在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便被明军击溃。
  瓦罐子仅得千骑逃窜,后来逃入洛阳府内的兵马一共也只有三千余人,余众全都离散,逃回来的人也是军心不堪,闻听明军之名而变色。
  那支明军的将领,不久之前在勤王之战中威扬四海的辽东名将——陈望!
  “两天。”
  李岩抬起了头,他的眼神重新恢复了坚定。
  “我们还剩下两天的时间。”
  “消息不可能永远封锁,或许明天,或许后天,或许早就已经泄露。”
  “汉中军随时可能北上洛阳府内。”
  李岩很清楚,洛阳府不可守。
  潼关被明军把守,周围关隘也在明军之手。
  洛阳虽然富庶,但却是死地。
  就像是一块被加了毒药的肥肉。
  他们要是真敢咽下去,确实能够填饱独自,但是不久之后必然会毒发身亡。
  他们必须走。
  “两天之后,大军往东……”
  李岩神色冷峻,眼眸之中闪过一丝凶光。
  “我们……”
  “再入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