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三日风云起


小说:我有一颗长生瞳   作者:张老西   类别:古典仙侠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u.com/book/178681/ 为您提供我有一颗长生瞳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张彪来了兴趣,仔细查看。
  这份舆图不知经历了多少年,即便密封在木屏风之内,也已发黄斑驳。
  他注意到,城区东北侧龚正坊依旧存在,而两百年前,那片区域已被拆毁,建成万象宫。
  说明这份舆图,至少有两百年。
  更吸引他的,是一些虚线。
  纵横交错,几乎穿过整个玉京城,隐约形成个九宫图,中心还有红蓝线,描述出小城轮廓。
  这是……
  张彪眼睛一亮,想起件旧事。
  昔日玉京城,古称屠苏,曾是前朝大业东都,藩镇之乱时毁于战火。
  梁武帝赵衍于此被围,挖无数地道,深入地下十丈,又与古矿坑相连,错综复杂,名叫八卦陷魂阵。
  武帝凭借此阵,以五万兵马和提前储备的粮草,对抗藩镇联军数月,硬生生拖到援军到达。
  是夜,月光炽盛,外有援军,内有神出鬼没、不断涌现的梁军,一举击溃藩镇联军,算得上立国之战。
  玉京城兴建,地道入口被尽数填埋,但后来被人私自掘开,还牵扯上了一桩谋反大案,许多江湖中人参与其中。
  那是段血腥岁月,不少参与谋反的武林门派被剿灭,六扇门也因此成立。
  这件事,史书上全无记载,若非一次门中老人醉酒后提及,他根本不知晓。
  莫非,这便是地道路线图?
  张彪若有所思,灵视之眼运转,顿时一股信息涌上:
  玉京城舆图(凡)
  1、老旧的舆图,年深日久,纸张粗糙,匆忙绘制后隐藏。
  2、标注有遗忘的地下通道,以及更古老年代的矿洞和遗址。
  3、这份地图,被有心人隐藏,从历史中抹去,无数人因此而死,让人忍不住联想,其中隐藏的秘密……
  秘密?
  张彪一看便没了兴趣。
  如今天地灵气复苏,什么谋反的秘密和这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真是……又浪费了五两。
  张彪莫名想起那跑丢的马儿,十两押金赔给了人家,莫非自己最近没什么财运?
  想到这儿,他也没了兴趣往集贤坊跑,捡漏这种事,实在太看运气。
  要想个稳妥的来钱路子才行。
  而且如今也来不及,药材产地出事的消息,很快便会传开,到时即便搞得到银子,恐怕想买也买不上。
  今天就必须弄到钱囤货。
  想到这儿,张彪咬了咬牙,起身出门,向着附近的昭国坊而去。
  …………
  昭国坊,与安贞坊毗邻。
  不过相较于安贞坊都是平民聚集,这里的百姓显然富裕不少,坊中道路也打理的十分整洁。
  无他,只因这里有座大昭国寺。
  这座寺院,是三百年前佛门莲华宗建立,原本是拍刚立朝的大梁马屁,昭国也寓意国家强盛。
  然而,景帝之时,兴起了一场灭佛运动,莲华宗烟消云散,后来灭佛运动结束,一帮无相宗的和尚接管了这里,重新修缮。
  这帮和尚可有钱得很。
  坊中居民,一来可出租房屋,给善信居住,二来可接昭国寺修葺房屋等杂活,过的也还算安逸。
  张彪此来,是为了找香积厨借钱。
  只要药材产地出事的消息属实,他就能小赚一笔,还钱后还能囤下一批药材。
  刚进坊门,便闻寺院钟声。
  此时已过晌午,依旧香客如云,张彪对这寺院不熟,却晓得这帮和尚套路,直接找了知客僧,亮出腰牌,道明来意。
  “原来是六扇门的捕头大人…”
  昭国寺掌管香积厨的,是一位叫法善监院,身宽体胖,面慈目善,查验过身份后,微笑道:“张捕头勿怪,虽说您是公门之人,但千两银子不是小数,总要问清缘由。”
  张彪见状也不奇怪。
  各地寺庙放贷,从春到秋,百姓利息为五成,公门中人利三成。
  也就是说,一百两银子,从春耕到秋收,要还一百五十两,妥妥的高利贷。
  就这,百姓还感激涕零。
  因为京兆府也放贷,并且利息加倍,百姓借百两,从春到秋,要还二百两,公门之人也没优惠。
  至于香积厨的钱,除去和尚自己的,大多是京城大小官员存放,按月支取利息。
  这是京中许多小官俸禄微薄,却能活得滋润的原因,同时也是寺庙生存之道。
  同理,和尚们也不怕你欠钱不还,因为告到京兆府,不良人们就会连夜捉拿,领取赏银。
  张彪沉默了一下,“实不相瞒,想做些药材生意,缺少本钱。”
  法善和尚先是一愣,随后摇头笑道:“张捕头是想囤药低买高卖吧,来晚一步也。”
  “昨日夜间,便有不少人来支取存银,甚至借了数倍,恐怕如今不止安仁坊,就连那些城外药商存货,也都被人包了…”
  张彪眼角抽搐,“动作这么快?”
  法善微微一笑,正要说话,却听得茶室敲门声响起,同时伴着个焦急地声音,“监院,后堂出了点事…”
  法善听到,眼神微变,但还是笑着对张彪道:“张捕头还请稍等,容贫僧处理点杂事。”
  张彪装作心不在焉的模样点了点头,“大师先忙,在下等等就是。”
  法善双手合十,匆匆离开,还不忘顺手关上了门。
  他刚出门,张彪便一个闪身,贴在门边,附耳倾听。
  “监院,那些人…”
  “闭嘴!”
  一声训斥,脚步声便迅速远去。
  张彪摇了摇头,来到桌边坐下,端着茶杯若有所思。
  药材的事,估计别想了。
  大梁朝三百年发展,大小势力盘根错节,他这小捕头想从这些人嘴里抢口肉,简直是难上加难。
  看来只能另想办法。
  还有,霍锋要他留意附近几坊道观寺院动静,尤其是挂单的江湖僧道。
  原本懒得理会,但看着模样还真有蹊跷,若在他辖区出事,霍锋那官迷,肯定会找他麻烦立威。
  罢了,今晚便来探查一番。
  打定主意后,张彪也没继续等,和知客僧说了一声,便起身离开昭国寺…
  …………
  “萧三…萧三…”
  小巷内,余子清若有所思。
  天地门那位杨师兄,只说了其相貌特征,让他别多打听,只留意有没有在集贤坊出没即可。
  但余子清,却觉得名字有点耳熟。
  “是那厮!”
  忽然,他脑中灵光一闪,想起了某件事,咬牙切齿道:“是李府的狗奴才!”
  他眼中阴晴不定,在小巷中转来转去,“一个死人…没错!”
  “听闻那萧三当街行凶,被刑部捉拿问斩,哼哼,一个狗奴才都要保,果然是李府作风。”
  “有人要对这萧三动手,还是针对李府设局?”
  想到这儿,他眼神变得狠辣,“爹,咱家的仇,或许能提前报…”
  说罢,他匆匆回到家中,来到简陋书桌前,摊开草纸,泼墨挥毫,按照脑中回忆勾勒出一个人像。
  狮鼻、断眉、三角眼…如果张彪在,便会发现,这画像与萧三一模一样。
  半晌,余子清割下笔墨,冷哼道:“《相书》曰,狮鼻乃富贵之相,但也有虚实之分,断眉三角眼,为人恶毒阴险,即便一时风光,也皆是虚财。”
  “萧三此报难逃,若能将祸水引入李府……罢了,先找到人再说。”
  想到这儿,他吹干墨迹,将画像折叠,揣入怀中,匆匆出了门。
  天地门杨师兄的命令,是要他留意集贤坊,但余子清深知,这种书香汇聚之地,萧三那种人根本不会来。
  他父亲是言官,因当庭斥责李府枉法,而入狱惨死,家道中落。
  而他从小耳濡目染,晓得这些富贵人家内部是如何勾心斗角。
  萧三是李府大管家侄子,但终究是个奴才,要李府保他,除非让萧三变得有价值。
  一个死人有何价值?
  当然是去做见不得光的事!
  余子清脑中急速运转,匆匆向集贤坊附近的光福坊跑去。
  他知道,杨师哥定然是去给那里的新人分配任务。
  果然,刚进坊门,便见到伢人打扮的杨师哥从小巷中出来。
  看到他后,杨师哥眼神微冷,二话不说,扭头便进入暗巷。
  余子清匆匆追了上去,但入巷口,杨师哥便忽然闪出,凝掌为爪,扣着他的喉结摁在墙上,恶狠狠道:“不懂规矩么,敢跟踪我!”
  “师哥,且慢…”
  余子清脸憋得通红,艰难道:“我有办法……找到萧三…”
  “哦?”
  杨师哥稍微松手,眼神变得危险,冷笑道:“你倒是个机灵的,知道机会不易,但想上位,单凭嘴皮子可没用。”
  余子清弯着腰咳了几声,喘着粗气,眼神坚定,“愿立军令状,三日之内,肯定找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