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谁家好人学儒啊?


小说:我真不是老不死   作者:豆豆飞啊飞   类别:东方玄幻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u.com/book/180536/ 为您提供我真不是老不死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姜祁眨了眨眼睛没有说话,这是被惊的。
  再造功体,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是近乎不可能的事。
  因为这违反了阴阳之道,违背了天地规则。
  鬼,只有三个选择,要么转世,要么魂飞魄散,要么,修行。
  赵莹儿现在就是第三条路,但也不算是真正的鬼修。
  因为想要正儿八经的鬼修,要依托地府,要得到地府的一缕加持,说白了就是一张被天地承认的“鬼修”资格证。
  但现在阴间乱的一匹,别说地府在不在了,就算在,也是门都找不到往哪里开。
  不用承认倒是也能“修行”,但那是吞噬,吞噬其他鬼魂的阴气煞气浊气,也就是所谓的厉鬼。
  赵莹儿自然不会选择这条路,所以诸葛亮最后取了一个巧。
  以南斗生机灌注,用星辰之力涤净了赵莹儿的魂灵,成为了“鬼修”。
  虽说有星辰之力打底,赵莹儿这个鬼修也算是得到了天地认可,但终究不是地府的认可。
  是以,只能维持现状,不能够主动增强实力。
  毕竟这是取了一個巧。
  但现在不一样了。
  庄子给了赵莹儿一个功体。
  一个真真切切的,实实在在的身躯。
  这已经不是违背阴阳之道这么简单了,这是在天地规则的警戒线上大鹏展翅。
  但庄子有话说的。
  你说这个功体是真实存在的?你怎么确定她是真实存在的?
  你说真实存在,那你是这个功体吗?不是?不是你怎么知道存在于否?
  什么?我说她是真实的?
  我是她吗?
  也不是,那我的认知重要吗?不重要。
  什么?你问我她到底是不是真实的?
  如真。
  什么叫如真?嗯......这个词很厉害!
  她是真的吗?如真......
  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无限的循环下去。
  除非庄子认清了自己和蝴蝶谁真谁假,但那不可能,那是庄子自己的道。
  而只要蝴蝶似真似幻,那么在蝴蝶的加持之下,赵莹儿的功体也是如真似幻。
  那么,只要天地规则确定不了真与幻,就没有办法对赵莹儿做出限制。
  哪怕赵莹儿已经顶着真实的功体扑进了姜祁的怀里。
  因为天地规则依旧没有办法确定这是真是假。
  简单来说,这波啊,这波是庄子给天地规则来了一出“太极”。
  不管天地规则如何反应,庄子都有办法应对。
  至于根子上到底是真是假,就只有赵莹儿自己知道了。
  但赵莹儿不可能说出去。
  这就形成了逻辑闭环。
  庄子完胜。
  “多谢前辈。”
  姜祁深深地朝着庄子躬身行礼。
  这是一份大礼,毋庸置疑。
  赵莹儿原本的鬼躯让她十分的尴尬,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局外人。
  而现在,至少赵莹儿能够以“人”的身份,堂堂正正的享受新时代。
  而不是做一个天天窝在十八子中的金丝雀。
  “去休去休。”
  庄子头也不回的摆摆手,专心致志的钓鱼。
  姜祁看向了刚刚认下的老师。
  “去吧,不要着急,不要思虑,一切都会顺利的。”
  荀子微笑着点点头,笑道:“这是为师给伱的保证,也是拜师礼。”
  话说的很轻松,但姜祁听得出话里的坚定意味。
  那不容辩驳的声调只代表着一个意思。
  就算是有障碍,也有为师帮你铲除。
  “多谢老师。”
  “那,弟子这便告退了。”
  姜祁也笑着点点头,伴随着躬身行礼,整个人变的淡薄,最终化作一道青烟袅袅的消失不见。
  荀子将自己的弟子送出了这一方执念世界。
  而后,荀子坐在了庄子的旁边,是很没有姿态礼仪的“箕坐”。
  “老夫的弟子,不能出任何意外。”
  荀子双手往后撑着,仰头看天,似乎是在对着某些人说。
  声音很轻,也没有什么情绪。
  “否则,便是老夫圣道之敌。”
  此话一出,即便是庄子也动容了。
  惊异的扭头看了一眼将礼仪姿态完全抛弃的荀子。
  到了他们这个境界,能力的强弱和玄炁的多寡已经没有了意义。
  因为想要多少玄炁,就有多少玄炁。
  决定高低的,是“道”。
  而所谓的圣道之敌,更加的好理解。
  拿荀子举例子,孟子有一个学说,叫做“性善论”,而荀子则提出了“性恶论”。
  完全相悖的理念,这就是一种争端。
  但跟圣道之争比起来,性善论和性恶论之争,完全就是两位大佬闲来无事的辩论。
  荀子的圣道,是“天行有常”,是“人定胜天”,是“制天道而用之”。
  如果这时候有人跳出来说“天道不可违,荀子之道悖逆天地”。
  那么,这就是圣道之争,因为如果成了,那么荀子的道就没有了意义。
  “荀子”也就没有了意义。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就是不死不休。
  现在,荀子的态度也是这样,谁要是拦着他的弟子,也是不死不休。
  说起来简单,但如果真的有人要动手,那就意味着荀子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会阻拦,哪怕因此导致圣道不稳也在所不惜!
  “值得吗?”
  庄子轻声问道。
  “那是老夫的徒弟。”
  荀子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嘴角也绽放了一抹笑容。
  “其实,老夫也不知道,我和这孩子的师徒缘分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历史是一个轮回,若是没有老夫今日引领,那孩子就参与不进历史,也就不会拜我为师,可如果当时没有拜我为师,今时今日,就没有方才的一场对话。”
  “这个轮回没有开始和结尾,一饮一啄,都是缘分。”
  荀子轻声感叹。
  “我以为你会说,一饮一啄,皆是天定。”
  庄子轻笑道。
  “哈,你们道家的那一套,可别放在我的头上。”
  荀子也回以笑容。
  “但你们儒家不是也有类似的思想?”
  庄子杠精一般的说道:“如果老夫没有记错,孔夫子便是如此。”
  这话不算错,夫子是儒道正统,也有类似顺天体道的思想在里面。
  “谁告诉你我是儒家的?”
  荀子看傻子一样看着庄子。
  “谁家的儒生,能教出来三个法家弟子?”
  “老夫是法家的祖师爷。”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