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猪横遍野


小说: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作者:血蝠   类别:都市生活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永恒剑主 | 星光灿烂 | 巨星夫妻 | 弑天刃 | 九重神格 | 超警美利坚 | 步步惊唐 | 绝世天君 | 都市幻界 | 异度
笔趣阁 //www.boqugu.com/book/37953/ 为您提供古董商的寻宝之旅全文阅读!注册本站用户,获取免费书架,追书更方便!
  汽车有点颠簸,这一片压根就没有什么道路,就像非洲的稀树草原连着缓坡丘陵的地形,几辆越野车就直接在荒原上呈一路纵队奔驰。
  在矿场附近活动的野猪不多了,要开出十来公里才行:这野猪也知道机器轰鸣的地方最好别去,再说这两年,矿场附近的野猪都差点给一帮子看到野猪就两眼放光的杀胚杀绝,大概野猪也会教育下一代远离危险区域。
  这会在另一辆车上,谢建良和后座的林曼、裘波,还有开车的金文博在那里吹。
  “真是没天理,澳大利亚这么大,人口才1700万,倒是野猪至少2000万。
  卧槽!以前要是在老家,这狗日的野猪能有这么多,老子都不干地质队,当猎户就发家致富了!”
  其他几位还真不知道澳洲的野猪有这么多——这会华夏不禁猎枪,说这山里头的野猪能活下来是运气那是夸张,但村子里要是能猎到只稍微大点的野猪,也可是大事!
  送到菜市场,比加猪肉都贵。
  金文博边开车边道:“我外公以前在林场,小时候常去,那边用土铳和七九步枪对付野猪。
  就是附近屯子里的人也常去林子里转,野猪不多。记得有一次有个林场工人用上了钢筋头的土铳就干掉头差不多有200斤的大家伙,吹牛都吹了好几年”
  土铳,结构和清代的鸟铳几乎就没什么不同,装弹麻烦,精度也不高,对付对人没攻击性的动物管用——打鸟的话,装进铁砂,一轰一大片。
  不过要是哪位哥们想用这玩意去打野猪,那不仅仅要胆子大、技术好,还得运气一流才行,不然“一猪二熊三老虎”的老话可不是开玩笑!
  铁砂、铅弹什么的也不管用,得装进截断成两公分零点长度的钢筋头。
  直径要和枪管内径吻合,边角最好稍有打磨,不然轻则伤枪管,重则炸膛!
  这一铳过去,只要打中,那就是老大一个洞!别说命中立刻会致死的要害部位,就算击中野猪的肚子,300斤的家伙也得跪!
  至于打不中
  那抢手就惨了,万一那野猪和你玩命,自求多福吧。
  听金文博说完,谢建良笑着道:“这多,和老鼠一样多!后边那辆皮卡随便都能装满,上次参加北领地猎猪大赛,不少狩猎队直接用的是双桥车。
  我们也用,5个人两天两辆车,两人一组,一个开双桥支援,48小时干掉126只……”
  双桥,俗称“自卸王、牛头车、泥头车”,这不是拉冻猪肉,是狩猎!就算谢建良这帮子家伙运气好、装备精、枪法准,但也说明澳大利亚的野猪数量真的是泛滥成灾!
  如今的澳大利亚,除了人之外,最牛逼的陆生动物都是旧大陆物种:澳洲最大的动物是野骆驼,最大的食肉动物是澳洲野狗,分布最广的食肉动物是野猫,还有无处不在的老鼠和兔子
  至于野猪,那是澳大利亚排名第一的凶悍物种,野狗都不敢招惹的存在。
  农场里小麦、大麦、甘蔗、苹果、西瓜野猪有什么吃什么;一些牧场里的小羊都成了野猪捕食的对象。
  杂食动物,什么都吃。
  至于野猪因为喜欢拱土、翻泥,造成大片土地植被破坏这些都不算事。
  还有据说野猪身上携带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会传播疾病:这点大概是澳大利亚人不怎么吃野猪肉,看到野猪发慌的想法。
  换在华夏,这野猪有病毒?
  吃了再说,没病没灾。
  这会谢建良就在说这事:“一车猪,因为要争名次,都没处理,全给拉到统计点给埋了。
  第一名奖金5万澳元,赚大钱,就是可惜了那么多好肉,那帮子家伙根本不吃。”
  这会裘波问了句:“都不吃?”
  “基本不吃,这的本地人把打野猪当娱乐,最多当个保护生产和运动,就极少数的兼职猎人会弄点肉。
  不过他们不吃内脏,连猪肚这么好的东西都不吃,也不知道怎么处理。
  地广人稀条件好,这的羊肉、牛肉太便宜了,每年都还有狩猎袋鼠的指标,本地人认为袋鼠都比野猪好吃。
  我倒不这么感觉,那些袋鼠肉吃起来是有点像牛肉,不过没这产的牛肉嫩,而且膻味重的要死,都能赶上公野猪。
  而且袋鼠肉还有点酸,我们要吃的话得用重口味烧,胡椒、辣椒、酱油要猛,就和野猪肉差不多的烧法。
  “哪有买?”
  问话的是林曼,他是听说袋鼠肉在澳大利亚大部分州是允许销售的,一些肉店有鲜肉供应,一些餐馆有袋鼠肉的菜品。
  其他两位也竖起耳朵听:袋鼠,没吃过!
  “很多地方都有,价格也不贵,和牛肉差不多,据说袋鼠尾巴上的肉是最好吃的。”
  “你没吃过?”
  林曼问谢建良。
  “吃过,就没吃过袋鼠尾巴,不过我就觉得还是野猪肉好吃。
  牛肉吃多了上火,天天羊肉更吃不消,一身骚,这附近方圆两百公里内就买不到养殖的猪肉,还得靠自己动手。
  对了,想吃袋鼠肉不用去买,附近有。就前边几公里的地方有条河,那些大尾巴的家伙会去那边喝水,那野猪也多。
  就是连着片沼泽,过会要截了他们的退路才行,不然我们这四个轮子的追不上。”
  说到这,谢建良觉得还有点事得和伙计们说说,“还有,这边虽然没什么人,但有些规定我们最好遵守,免得得有麻烦。
  在澳大利亚杀野猪可以,随便打,但不能虐杀,不然罚款5000;
  猎枪威力也有下限,说是要最快速度让猎物脱离痛苦,不然也可能被罚款2000澳元……
  别问我什么是最快速度,反正规定是规定,这猪比人多,往脑袋上轰就行……你说枪?打野猪的步枪口径不得小于点30,中间威力弹药以上。
  滑膛猎枪口径不得小于12号,至少是6子鹿弹,有些周还规定必须要用独头弹……
  哪有这么简单,奇葩的还有,罚款项目还多着呢:囚禁野猪,就是你养小野猪玩也不行,最高罚款2000块澳元。
  要是活捉了野猪,那就赶紧干掉,你给放生也不行,罚款更多,最高5000块。
  要是运输活的野猪被警察或者野生动物管理部门的人发现,那你惨了!
  重罚2万澳元,一分钱没得商量!”
  其他三人都有点懵逼,这规定也真是没啥了……
  好吧,总结起来就是澳大利亚的野猪随便杀,但野猪在这里是有“猪权”的,这个不准、那个不准;
  矛盾的是那些黑面獠牙、四条腿的家伙就算有“猪权”,那你也得把他们斩尽杀绝——放生罚款、养着罚款,运输更是重罚!
  真是个矛盾的东西,“这大半个澳大利亚野猪成灾,运输活野猪,大概是怕你去祸害没野猪的地方。”
  听完谢建良的话,众人深表同意,连林曼也认为这澳大利亚的法律也太奇葩了:在美国不准虐杀动物的规定似乎有,那帮子动物保护主义者不是吃干饭的。
  但其它几条闻所未闻,在美国至少养野猪玩还是没啥的,把野猪放生也没人管,运输非保护的野生动物……
  吃干饭的才理你!
  ……
  很快,车队开始减速,前方不到一公里就是小河的转弯角,那里水草丰美,动物特别多。
  而且河滩附近视线相对开阔,不用钻灌木丛,打个野猪,结果把自己变成野猪可就不好了。
  众人下车,各取装备。
  没用霰弹枪,这一带视野相对开阔,还是线膛枪合适,伙计们用的都是如今在澳洲能够合法配备的半自动l1a1-f1式762步枪,谢建良的那支还加装的瞄准镜。
  澳大利亚军队从70年代末开始换装aug突击步枪,淘汰下来的l1a1大部分库存和外贸,少量流入民用市场。
  全自动是没滴,不管之前能不能全自动发射,到了民用市场后都只能半自动发射。
  另一辆车上下来的张楠也一样使用这种20发弹匣的半自动武器,下车时顺口对托马斯说了句:“听说这边政府好像要弄个什么限制半自动军用武器的法案,对我们有没有影响?”
  托马斯正检查弹匣,里头装的不是普通全覆甲北约弹,而是弹头顶部有点露铅的狩猎弹,对付猛兽效果好。
  说白了,就是达姆弹!
  听到张楠问话,托马斯道:“问题不大,我们是公司,法规一般会对偏远地区的公司放宽政策。
  我还听说那个法案还要取消澳大利亚公民和所有在澳大利亚的人携带短枪的权力,这就是骗骗老百姓、宣传,我们这样的跨国公司,自然会有额外的条例出来。
  就算出现最坏的情况真不能用,那我们就采购民用的半自动,用大威力军用步枪弹的民用半自动步枪不少,有的选。
  澳这边对枪支管理是比美国严格点,但总有空子钻。就算半自动的都不能用,手动的也行,这不是非洲。”
  是呀,张楠笑笑:这里是澳洲,没军阀,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不会有人扛着火箭筒、拿着ak47来抢劫。
  ……
  留下个矿场安保组的伙计看车,一大帮人两三个一伙散开,呈扇形向小河方向包抄过去。
  桉树和灌木是很好的掩护,如果目标区域猎物不多,那就分成两队搜索前进;
  如果正在那边饮水扎堆,干一票就算!
  半路上还看到两只大袋鼠蹦蹦跳跳的过去,没开枪,不打袋鼠,目标只是野猪。
  张楠也带着通讯耳塞,在接近小河的半路上听到另外几伙人的轻声呼叫:他们已经抵达预定位置。
  没人开枪,都是陪老板来玩的,在张楠射击之前,其他人谁都不会抢先。
  弯腰前行,以灌木为掩护,一会后,张楠也看到了小河的河滩。
  地势比自个这边低个一两米,距离七八十米,是一整块大约有两亩地大小的空旷地域,上头只有一蓬蓬不大的灌木。
  小河一点也不不清澈,因为按照之前来过这里的矿山安保人员的经验,这个时候应该会有野猪群来这里河水,顺便玩点泥浆浴。
  果然,有!
  华夏的野猪群一伙10来只就算上规模,而这会在张楠眼前的——好家伙,大大小小三四十只!
  四条腿的畜生们根本没发现危险,灌木林边上乱挖的有,玩泥巴的有,还有些出生大概只有几个月的小野猪在到处乱窜。
  “就是你了!”
  距离六七十,两头体型巨大的野猪正趴在小溪边的泥浆水里哼哼,大的那只块头可能会有个150公斤!
  端起枪,通过三倍的光学瞄准镜,野猪的大脑袋似乎就在眼前——瞄准头部,露铅的改就型北约弹在这个距离上用来对付犀牛都够用!
  “准备了!”
  张楠对着通话器自言自语了一句,然后
  一扣扳机,l1a1-f1强大的后坐力作用在自己的左肩——张楠不是左撇子,但就喜欢以右手托枪、左右击发。
  就在自个说话的时候,其它几组人也都已经端起枪,但张楠身边的阿廖沙、关兴权没有,他们一直关注着附近的情况。
  六七十米距离,就在张楠感受到后坐力的瞬间,瞄准镜里一朵血花从目标野猪的脑壳上飞起。
  这个距离,张楠不会把子弹打飞。
  听到密集的“啪、啪……”的枪声,伙计们都开枪了。
  张楠没有再去搜索目标,自己这枪声一响,河滩那边的野猪群就像炸开了锅,反应快的是立刻撒丫子乱串。
  自个可没有射击变换目标的射击技术,能命中第一枪就该知足了。
  最密集的枪声在自己耳边不远爆响,那是项伟荣。
  也就十几秒时间,枪声停,听到项伟荣说了句:“差不多了,攀峰,你们那边不用追,足够。”
  一看,姐夫正把弹匣卸下来,拉枪栓取出弹膛内的那发子弹。
  空枪击发,换了个弹匣。
  张楠问道:“打了几发?”
  “9发。”
  感觉姐夫很酷,都没说命中了几枪。
  张楠也照样画葫芦让枪回到安全状态,再次打量小河边的那块泥沙地:尸横遍野……
  嗯……是猪横遍野。